当前位置: 首页 > 滚动

实时焦点:这个选择,比高考更重要!

来源:经济学博士 发布时间:2023-06-17 18:22:42

老铁们,最近微信改变了规则,推送不按时间顺序,常有朋友错过文章更新。将“经济学博士”设为星标,或经常点“在看”,保持联系,一起前行


【资料图】

来源|子木聊房

作者 |子木

责任编辑|X博士

根据刚公布的数据统计,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高达 1291万。

比去年多了近百万,再创历史新高。

结合着去年千万大学生毕业,大部分找不到工作来看,很多人比较质疑,高考到底有没有用。

毕竟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,都去送外卖和快递了,这活儿就连隔壁小学都没读完的狗蛋都能干。

又怕孩子考不好,又怕考好了没啥用,这估计是大多数家长当下最纠结的点。

其实这就是绝大多数家长的一个误区:

认为孩子从生下来,到上学,再到毕业找到好工作,才算打怪升级结束,练成大号。

结果整套下来,只能是不断的逼孩子刷题考试,分数赛马,一身疲惫。

实际上,大人最应该要做的,是从小培养孩子的“状态”,是胆小的还是勇敢的,是专注的还是散漫的。

而孩子的状态多有从大人的表现上习得。所以天天怪孩子不努力的,抽空问问自己,是不是也是一个不努力不爱学习的大朋友。

其次要做的,也是最重要的,就是在他们不懂社会发展逻辑的时候,尽可能帮他们做对正确的选择。

这一点看似很简单,实则很难。

因为大多数人的认知水平,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节奏,更别说预测。

比如 2010 年那会儿,父母让孩子学土木工程,赚的很多,但 2015 年之后就不行了,还有银行,甚至当年最赚钱的互联网。

所有行业都有兴衰周期,如果父母帮孩子决策在了周期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时,无疑把孩子送进了坑。

大学毕业生其实只有三类,985/211,本科和专科。

概率学上讲,每一个档位获得的资源和机会,差距非常大,不过我们讨论的并不是高材生,也不是专科,而是代表中间值的本科。

如果的孩子学习高考并不是很出众,想在以后的社会运转中过得很好。

这时候该怎么做,如何做?其实都有套路可循,跟买房的逻辑似乎相通。

01 选对城市

城市发展是有红利期的,这种红利很容易转移到个人身上。

前几天有一个剧特别火,《漫长的季节》,讲的正是东北重工业陨落,时代命运下的小人物的苟延残喘。

我在想,那时候如果钢厂工人下岗后,买一张票去广东呢?

那时候的广东正值改革开放红利期,进出口贸易、制造业、金融、科技百花齐放,即使是一个小人物,也能找到赚钱的营生。

事实上,当年国企下岗潮,跑到南方创业的人大部分都发了财,再不济也比在东北混的好。

同样的努力,不同的人生。

有人说,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,信息早就透明化了,在哪里都一样,事实上,不同城市给于人们是:

“连接的价值”。

我记得在 2012 年那会儿,外卖大战,北京在一年时间迅速通过烧钱的方式,实现了全民通过手机叫外卖。

在这场移动互联网革命中诞生了很多机会。一个朋友发现了外卖骑手都需要电动车,于是从国企辞职,贷款开了几家店,还专门改装研究出长续航版电动车,解决骑手痛点。

一年赚了几百万,这还是在 10 年前。

北京有的大学生发现外卖业务很赚钱,自己做兼职把周边的商家都谈拢了,做了某团的兼职,一个月能搞上万块。

第二年,一个来自内蒙某城市的学生跟我说,他不会通过 APP 叫外卖,原因是当地根本没有这东西。

你有我没有,不仅是信息差,而是“机会差”。

再看当下的市场,其实又是新一轮城市淘汰制,当北方很多城市还在抢重工业发电厂这种产业时,西安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重镇。

湖北很多城市还在研究制造业时,武汉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基地……

十年前可能最好的选择是北上广深,但现在,技术和人才的下沉,以及数字产业的绝对普及,二线城市的增量和享受红利的机会甚至要比一线更多。

成都、武汉、杭州、西安、苏州、珠海、重庆、长沙、宁波、南京、合肥、佛山、东莞……

如果同样的分数在东北上个一本,但在这些二线城市中只能读个二本,怎么选择?

不用考虑,毫不犹豫选择城市。城市能级>专业能级。

02 选对行业

孩子高考完,大人最头疼的就是报专业,有的还专门花钱请专业机构报考,低的几百块,高的甚至花好几万。

殊不知都是韭菜钱。

我一个朋友就是赚这个钱的,表面上跟家长说是信息差,实际上,就是用大数据去忽悠,告诉人们哪个学校好,哪个专业比较好就业。

这玩意,花点儿心思,网上查个门清。

市面上最赚钱的行业是什么,其实新闻报道里已经写的清清楚楚。

第一个就是 AI。

人工智能是大机遇,相当于革命性跨时代大基建,虽然目前国内还没有像样的产品,但这个趋势是不可阻挡的,预计在 5年-10年之内百花齐放。

这其中会诞生大量的高薪就业岗位,关于人工智能专业比较好的大学,大家自行搜索,这里不多扩展。

第二个,就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。

数据是接下来最宝贵的资源,数据产业不仅是 AI 的重要支撑,更是所有领域重要的转型方向,名副其实的基建性产业。

大数据工程师、大数据维护工程师、大数据研发工程师、大数据架构师等,都是高薪岗位。

第三个是物联网,未来是万物互联时代,相当于新一轮工业革命,可以进一步提升物品的安全可塑和运营效率。

其余的不做排名,但同样是机遇,比如新能源、生物技术、虚拟与现实技术、生态环保等等。

这时候可能有人发现,这都是理科生专业,文科生呢?

的确如此,目前中国还处于快速工业化时期,对于数理的要求越来越大,对于企业来讲,理科学生就业后对于社会的作用往往是看得见的,他们进行物质生产,创造物质财富,可以量化。

而文科生在这个层面则相对弱一些,这时候文科生,只能选择未来市场需求量大、社会认可度较高、回报率较高的专业,最好也要偏技术向。

比如法学,道路很难但就业好,律师一直都很稀缺,社会经济越发达越离不开这个专业。

经济学是我的本专业,但想学明白很难。

市面上的学生最后到跑去银行当柜员了,要么就是搞证券,拉客户做销售,会计和审计这些已经成为低效重复的末路行业,想卷出一片天地,实在太难,对学历要求很高。

文学是一个很虚的专业,尤其AI 出现后对此类专业的替代作用非常强,比如我可以三秒写一份文件,做 PPT,写论文,文秘等等。

这时候就不能低维度机械地物料输出,而是如何帮助企业做好宣传工作,与用户产生联系实现转化等等,可以直接给企业带来营收,所以销售一定是长期需求的职业。

有人说教育不错,但现在想当教师的毕业生实在太多,考教师资格证跟高考一样,肉眼可见的内卷,而且未来新生儿是大概率下降的趋势。

而社会化培训与成人教育又会被机器取代,就业岗位只能越来越少。

相对教育,医疗的需求会越来越庞大,因为老人会越来越多,跟新生儿持相反的趋势,这时候哪怕考个高级护工,未来就业也会很不错。

还有一些技能型的职业会比市场营销、管理学、国际贸易等看似高大上的工作要强很多,比如高级厨工、木工、收纳师、宠物发型管理、高级 DIY 手工培训师、情感心理咨询……

哪怕是帮人相亲的高级媒婆都是市场稀缺工种。

很多人都有职业歧视,感觉堂堂本科毕业,村里的骄傲,结果去给小狗剪头发,是人生悲哀。

但根本没想到呆在写字楼吹空调一个月赚 4000 块钱,还要拼命内卷面临着失业,而给小狗剪头发,一个月能赚上万多,供不应求。

工作无贵贱,在于提供的市场价值和稀缺性,未来最赚钱的,一定是有技术的,有创造性的,不会被机器所取代的职业和专业。

相对于赚的少,没钱赚,我认为赚的多、能养活自己的价值观更可贵,未来AI 时代,高级蓝领的价值要远超出白领,这个现实将在不久的将来完全呈现在大家眼前。

作为家长要学会判断大趋势与新趋势,用行业倒推职业与专业,才能帮孩子找到出路。

03 做对事情

选对城市、选对专业,只是基础,最重要还是在大学中做了什么。

很多学生在大学中,每天打游戏刷剧,碌碌无为,毕业时简历上一张白纸,任哪个公司都不愿意要。

因为公司看重的是用人成本,创造的财富价值,这时候为什么不用有经验的人,而选择培养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?

公司其实最看重的,其实是一个人的作品。

作品即人。

它不是人的一部分,而是人的一个阶段,是这个阶段的全部的那个人。你虚作品就虚,你躁作品就糙,你脆弱作品就生硬,你高傲作品就小气,你浅薄作品就邪恶。你懒,就没有作品。

对于大学生来讲,这个作品,是校内校外的实践经验,做过什么项目,也可能是他的眼界和格局,看到多大的世界,是否能看到即将就业的行业的需求和痛点。

所以我对普通大学生最多的建议就是,多去读校外的书和网上冲浪,看最新的新闻报道和行业资讯,把知乎每天热榜上的问题和答案琢磨透彻。

健全自己的信息面和知识域。

同时沉下心来“写东西”,写自己的成长心得,对事物的看法,对社会现象看法,对生活中现象的看法。

作为一个面试上千人的连续创业者,我更看重的是一个年轻人是否有想法,而不是人云亦云,随波逐流,更看重他的审美,他对于美好事物追求的阈值,也要看他的勤奋和努力的一面。

这些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,但凡是能看懂的,一定能跳出困局,至少毕业后,不会与千万求职者低效内卷。

而作为家长,也要尽可能引导与建议,孩子的出路就在脚下,并不是未来。

点击查看硬核财经猛料:

|金投研好文推荐:

上一篇 下一篇
最新推荐 更多>>